截至2014年8月中旬,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2014届3707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7%。比起2013年的96%就业率,略有下降,但在这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的2014年里,已属不易。该院的具体做法是:
——树立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经调查统计,咸阳职院的学生有90%以上来自陕西,90%以上来自农民家庭,90%以上的农家子弟缺少优质就业的信息和能力。如果该院只管培养,不管就业,很多学生一毕业就会待业失业,荒废学业。作为咸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地方高校,不仅应把学生培养成才,而且更应帮助学生优质就业。只有通过学生优质就业才能带动学生家庭增收致富,造福民众,服务社会。因此,咸阳职院确立了“学生至上、优质就业”的办学理念,始终以对每位学生和家庭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和抓好就业工作。近4年来,该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3%以上,2010、2011、2012、2013年里该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为93%、96%、94%、96%,优质就业率和毕业生就业满意率达到90%以上。在连续7年的新生问卷调查中,有近70%的考生表示,选择填报咸阳职院的主要原因是良好的就业,“不必为就业发愁”。优质就业为该院带来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咸阳职院招生工作实现了“八连增”,从2005年212名增加到2013年5029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从2000多名增加到了12000多名。
——推进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咸阳职院主要领导每年主持召开就业工作会议,强调要像出嫁爱女、关心子女一样,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和优质就业!建院之初,该院就实施了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院长亲自抓、分管副院长重点抓、二级学院负责人直接抓、职能部门配合抓、就业教师全力抓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该院制定实施了15项就业工作规章制度,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绩效纳入全院岗位目标责任考评体系,按月度、季度、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绩效工资、评优树模挂钩,实行一票否决,有力增强了做好就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做好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紧跟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咸阳职院按照“紧贴市场设专业,围绕能力抓教学,精选单位全就业”的工作思路,聚焦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深入研究区域人才需求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围绕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西咸一体化、西咸新区建设、关中城市群建设,集中力量开设就业人才需求多、技能性强专业,果断停办就业不畅专业,大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该院立足西安、咸阳作为全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医疗保健基地、新型城镇建设试验区等,先后建设机械、电子、医学、建筑、能化等门类的专业群,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专业人才支撑。
——深化多元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咸阳职院坚持“工学结合、理实统合、校企联合、教练融合”的原则,着力推进多方深度合作,根本实现了多轮驱动、互惠共赢、优质就业。一是以全额奖学金班为重点,深化校企合作。该院先后与力神电池、三安光电、扬农瑞泰等知名企业联合举办全额奖学金班,受助学生近1000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企业承担全部学费,量身定制教学内容,毕业后直接进入资助企业工作。二是以联合培养为载体,深化校医合作。该院与咸阳市中心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综合医院联合开办了医院冠名班,学生第一学年在学校本部接受通识教育,第二、三学年在医院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毕业后直接进入医院上岗,让护理专业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赢在了起跑线上。三是以服务地方为己任,深化校政合作。该院与咸阳市旬邑、淳化等县政府合作,举办畜牧兽医人才定向培养基地班3期66人,毕业后由当地县政府招录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员,学生凭借扎实的职业能力成为当地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骨干。四是以共同发展为目标,深化校际合作。从2012年开始,该院与多所重点中职中专学校联合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招录学生2000余名,有效带动中职中专学校走出了招生难的困境。
——坚持落实严格的就业标准。咸阳职院严格制定并全面落实“一对、两高、三无、四心、五不”的就业工作标准,确保每位毕业生优质就业。“一对”即对口就业。几年来,该院就业对口率均保持在90%以上,机电、电子、畜牧、护理等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100%。“两高”即高薪、高质。据不完全统计,咸阳职院2013届陕西省内就业学生月均工资达到2300元以上,制造业就业学生月均工资达到了3500元以上,有效带动了学生家庭脱贫致富。不少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陆续成为技术骨干、管理中层。“三无”即无毒、无害、无重体力劳动。在化工、焊接、电子等行业就业的学生,企业都提供了良好的劳保防护措施,学生中没有一人受到毒害物伤害。在制造业就业的学生,全部从事车工、铣工、钳工等技术工种,没有一人从事搬运、装卸等重体力劳动。“四心”即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用人单位称心、学院舒心。近3年来,该院推荐安置就业的学生有91%认为对口就业、工作稳定、待遇优厚、发展前景好,有94%的企业认为咸阳职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稳定性好、培养潜力大,实现了就业工作的“四方”满意。“五不”即不了解的企业不安置、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不安置、效益不稳定的企业不安置、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安置、不办理社会综合保障的企业不安置。该院始终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千方百计寻找效益稳定、竞争力强、福利优厚、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让学生择优就业。该院经过多方努力,力争用人单位为学生办理基本社会保障。2013届就业学生基本落实了医疗、失业、生育、养老、工伤等社保,切实解除了学生后顾之忧。
——多措并举奋力实现优质就业。咸阳职院在育人环节中,实施多元育人机制,将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职业品格。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1学年44学时的就业创业课,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职业规划、就业技巧、创业谋略等方面,给学生就业创业提供系统指导。一是健全就业保障机制。该院健全了专职就业管理队伍,建立了就业指导、校企合作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中心等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增设学工办、就业办等专门科室。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该院将毕业生就业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按生均200元就业经费的标准核拨。二是精心组织就业招聘。该院年均举办综合招聘会2场次,专场招聘会30多次,为学生择优就业、用人单位择优招聘搭建了平台。2013年该院校园综合招聘会有187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就业岗位7500多个,供需比例达到1:2。三是悉心做好跟踪服务。对因各种原因造成学生对就业岗位不满意的,该院都会在第一时间和学生取得联系,详细了解学生就业预期,像首次安置就业那样,帮助学生继续推荐,直到稳定就业。
由于就业工作成绩的突出,2013年10月,咸阳职院被省教育厅评为2011-2013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该院《学生至上 优质就业》的经验被教育部作为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成功案例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