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院长在2015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11月3日)
同志们:
刚才王晋同志对学院2015年就业情况进行了总结通报,尚君同志对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安排。在这里,我对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希望受表彰的二级学院和个人戒骄戒躁,再创佳绩。
下面,我就学院就业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客观评价2015年就业工作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别重视。就业工作关乎学生的前途与命运,也关系到学院的声誉与前景,可以说就业工作是学院最大的民生工程,它不仅是学生、家长、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学院开拓优质生源市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指标。
2015年我院就业工作总体上来讲是值得肯定的,其中七个二级学院就业率都达到了96%以上。面对2015年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岗位缩减、需求疲软等不利因素,较好完成了就业任务,实现了逆势上扬,这方面的工作是值得赞扬和认可的。特别是建筑学院面对建筑行业整体下滑的趋势,采取措施,迎难而上,联系了200多家就业单位,实现了100%就业;化工学院积极开拓就业市场联系就业单位,不仅达到100%就业率,而且绝大部分学生实现了省内就业;电子学院精益求精确保就业质量;机电学院长期选派专人进驻企业,精心管理学生;仪祉农林学院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对口就业;财经学院打破常规,创新方式安置学生。好的做法要坚持,推广。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15届全院毕业生就业率为87.59%,是我院建院以来就业率最低的一年,与全省平均就业率持平。很有必要对今年就业工作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总结,通过认真分析和思考,我认为2015年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重视不够。个别二级学院的领导不重视,认为二级学院的首要工作是招生和教学,没有从思想深处把就业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思想上的淡漠导致行动上的迟缓。对就业工作过问少、关注少、很少亲力亲为。二是认识不够。一些二级学院由于没有完全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对自己肩负重担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就业是学院最大的民生工程,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没有认识到就业工作对于招生、教学和学院发展建设的带动作用。对二级学院是主体责任认识模糊,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和盲目应付。二是研究不够。面对艰巨的就业任务,一些二级学院缺乏全面的统筹谋划意识,缺乏对就业形势、就业方式、就业质量深层次的研究,缺乏缜密、科学的方法,依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缺乏长远的战略思维和发展眼光。三是工作不实。在就业工作的具体环节中,一些同志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敷衍了事,疏于检查,审查不严,出现一些不应有的错误。四是开拓不广。由于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个别二级学院仅仅满足于现有的就业单位,满足于现有的校企合作形式,满足于数量上的就业,忽略了开拓就业新市场、增加就业新单位;轻视校企合作和创新就业。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提倡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这给我们的就业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2016年,我们将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一是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全国经济下行以及增长速度的继续放缓,关系国计民生的煤、汽、油、电等行业生产规模不断减小,这必将影响企业的人才需求,必将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二是结构调整加速冲击。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大步推进,相当数量的工厂、企业所需的流水线操作工、技术人员正逐步被现代化、智能化的机器所取代,企业不但没有增加用工需求,而且在不断裁员,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这势必减少就业岗位的需求,给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带来很大影响。三是毕业生总量持续攀升。2016年全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36万人,毕业生人数将是历年最多的一年。2016年学院毕业生总计4434人,如何将这些学生安置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二、全力做好2016年就业工作
1.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2016年,就业工作要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委领导、院长负责、分管院长主抓、招就处配合和二级学院一把手负责、学发办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全员抓就业,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氛围。要把优质就业、校企合作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做到任务硬、指标硬、措施硬、考核硬。通过就业和校企合作带动招生、吸引优质生源、深化教学改革、加快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扩大学院影响。
2.千方百计提高就业质量。一是精选就业单位。建立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为引领、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导、中小知名企业为依托、小型明星企业为补充的就业格局,做大做强学院毕业生就业信息库,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优质就业单位。二是确保省内就业。建立以西安、咸阳为核心、以省内就业为主阵地的就业格局,引导学生本地就业、就近就业和省内就业。三是力争对口就业。各二级学院要从自身专业实际出发,为学生寻求相对适合的就业岗位,工科专业完全对口,其他专业基本对口。四是实现一次性就业。各二级学院要摸清学生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的心理动态,确保学生就业相对稳定,减少二次就业和重复就业,提高就业稳定率。五是鼓励多元就业。认真做好“振兴计划”、“到村任职计划”、“选调生计划”、“教师特设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到基层从医从教从事农技服务助学金计划”等项目的落实工作,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就业;特别要扎实做好“专升本”的宣传和辅导,提高“专升本”录取率。
3.竭力深化校企合作。2016年我们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在校企合作上取得突破。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和办学方向,是就业的最捷途径,同时也是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水平的迫切需求。建院以来,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力神班”、“三安班”、“瑞泰班”等零学费班带动了招生,“中德诺浩”不仅带动了招生;还推动了教学改革。但是近两年来,我院校企合作工作步伐有所放缓,甚至原地踏步或者倒退,除客观经济形势影响外,更为重要的是各二级学院工作力度有所减小,没有像以前一样下茬立势走出校门、深入企业,不但疏远了原来的合作单位,而且对于新的合作单位开拓不力。2016年,我们必须走出去,大力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各二级学院要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改变目前校企合作不紧密、不广泛、不深入的局面。要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对招生就业的带动意义。财经学院要做好与中航联盟的合作,创出一条新路,使就业质量得到根本提升。电子信息学院要进一步开拓西安高新区和即将建设的咸阳电子工业园区,带动电子类专业不断发展。其他二级学院也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市场,开展对话,实现合作,破釜沉舟,争取2016年有所突破和进展,全面开创校企合作新辉煌。
4.全心全意做好就业服务。学生及家长对于就业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于就业的认可度是衡量我们就业工作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气做好就业服务各项工作,确保每个环节不出问题,让学生舒心,家长放心。一要建好就业队伍。招生就业处、各二级学院要重视就业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水平高的就业服务和管理队伍,确保就业工作高效运行。二要做好就业创业教育。招就处、思政部、各二级学院及时向学生传达就业创业政策和各类信息,分析就业形势,充分利用课堂、主题班会、就业指导报告会、就业工作座谈会、网络等形式向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三要抓住关键环节。认真分析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工作。特别是面对医学类、师范类毕业生人数较多、就业单位较少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重点突破。要关怀关注贫困家庭、单亲家庭、零就业家庭、身体残障等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采取行之有效措施逐一解决。四要严格考察单位。按照学院就业工作标准,认真考察就业单位,从企业实力、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生活保障等方面为学生选取优质的就业单位,全面体现“一二三四五”的就业工作标准。五要坚持跟踪回访。对于已经就业的学生要定期跟踪回访,运用调查问卷、电话咨询、邮件回访、座谈交流、企业评价等形式,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加强就业管理和考核。招就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精细管理,严格考核,坚持通报。将就业工作与部门经费预算、实训室建设、年度考核等挂钩;增大就业在二级学院年终考评中的考核分值,将就业考评与就业率紧密挂钩,采用考评分值和就业率相乘的办法,实行硬考核。
同志们,本学期我们学院的重大活动较多,任务重,要全力以赴,各二级学院要按照学院的统一安排,全力办好11月7日的校园招聘会,让更多的、更好的企业走进校园,使校院招聘会成为学生就业入职的主要渠道。任务已经落实,责任已经明确,希望大家认真总结2015年就业工作的经验教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到下一年度就业工作中,确保优质高效完成2016年就业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