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协同发力:校企合作有效推进的措施
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企业,校企合作更需要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缺席使技能人才的培养事倍功半,不仅会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也会拖累企业、产业乃至经济发展。因此,无论是从职业教育自身来说,还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来说,都须给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以足够重视。但是,校企合作需要条件。只有条件具备并且密切配合,校企合作才可能取得预期成效。只有让企业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校企双方展开深入、持久的合作,才能出现良性互动的局面。在目前情况下,继续强化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同时,尤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职业教育,为校企合作乃至企业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我们以为,从以下方面着手,将有利于“校企合作”问题的解决。
首先,企业实质性地参与职业教育是校企合作取得成效的前提。职业教育的历史与现实表明,职业教育从产生到发展壮大,都与工作场所(企业)联系在一起,“技术教育如果离开企业内技术教育,将是没有意义的。”日本学者细谷俊夫,在对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技术教育历史演进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指出:“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基础上加以综合考虑,这就是展望21世纪技术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既是历史传统,也是工业化国家企业的通行做法。
企业实质性地参与职业教育至少要具备4个条件:其一,有完善的利益驱动机;其二,企业主认识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并积极予以践行;其三,建立教育设施和教育制度;其四,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是人的企业,企业的品质取决于企业人的品质。企业的发展壮大,取决于企业人的能力与潜力,教育是挖掘人的潜力与提高人的能力最直接、最经济的手段。正如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所言: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才、经营教育。他曾明确地说:“松下电器在制造人才,当然我们是在制造电气产品,但是在这之前,先要培养人才。制造好的产品当然是公司的使命,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先培养适当的人才。”松下电器公司在企业中兴办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服务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实质性地参与教育,一则可以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促进企业发展;二则积累教育经验,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当校企合作的自然利益驱动无法使其顺利开展时,国家有必要进行调控,通过政策优惠与补贴,通过政策利益进行驱动,促使企业实施实施职业教育,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并积累经验。
其次,校企双方密切配合,是校企合作得以展开的现实条件。企业与学校虽有差异,但在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上是一致的。企业虽然主要是用人单位,但是,当学校无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时,企业不得不承担起培养人才的教育职责,这也是学徒制长期存在以及工业化国家企业参与教育的主要原因。退一步讲,即便学校能够培养出企业可以使用的人才,也需要在企业中进行磨合,企业要有相应的教育培训机构。时至今日,企业已非单纯的人才消费者,而是承担着“育才”“用才”的双重职责,这也是工业化国家企业的通行做法。
企业“育人”可以在企业内进行,也可以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来进行。如同德国的“双元制”,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可以兼顾企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而避免各自的劣势,更有利于人才质量的提升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相较于企业,学校具有完备的教育设施,企业可以通过深度参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进行“育人”,避免合作内容与课堂内容的脱节,使合作有针对性并富有成效。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专业性,探索节约成本、高效的合作模式,避免对企业一味索取。当然,作为育人的一种形式,校企合作中需要给学生的人格以高度重视,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并学有专长的人,避免将其培养成有利用价值的工具,使校企合作一种让学生“成人”的有效方式。
最后,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是校企合作的保障。校企合作需要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但同时需要法律认可、规范和保障。由于传统的中断、理论研究的歧见和制度安排的偏离,校企合作难以深入进行,职业教育质量无法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亟需职业教育法律予以认可、规范和保障。这种认可、规范和保障,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传统,也是工业化国家通行的做法。如前所述,工业化国家职业教育法律不仅对企业的教育职责有明确规定,而且有专门针对企业实施教育的立法。正是在法律的作用下,使企业明确自己在职业教育中承担什么职责以及如何承担职责,使校企合作得以顺利进行,职业教育质量得以保障。
同时,在法律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实施细则,使法律具有操作性,能够被实施。目前,我国虽然有职业教育法律,却限于原则性的规定而难以被实施。现实中的职业教育发展更多借助于职业教育政策推行。政策虽然灵活、机动,可以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却不具备法律的权威性。同时,过于频繁的职业教育政策以及政策之间的不协调,可能会对职业教育实践造成干扰。因此,修订和完善职业教育法,制订出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法律,明晰校企关系及权责利、合作目标与规范,出台细化、可操作的实施条例,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引导校企合作良性发展,成为有效推动校企合作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