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庆工商职业教育集团从成立至今的6年时间里,着力践行互动发展理念,实施一体化发展,探索创新“园团融合”的办学模式,实现了区域、园团、校际、校企、产教的良性互动,放大了职业教育功能,增强了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互动一体化;园团融合;竞争力
重庆工商职业教育集团(重庆工商学校牵头组建)组建于2009年,是一个覆盖渝西、黔北、川南、滇东等西部地区,拥有36所职业院校、80家企业、3个科研院所、1个行业协会,在校学生达到6万人的跨区域、跨行业的职业教育集团。江津区委、区政府紧邻职教集团布局了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目前入驻企业已有60余家),实施工业园区与职教集团双向互动。工商职教集团探索建立校企利益链和利益共同体,逐步从“学校与企业合作发展”转变为“学校与职教工业园区互动”到“职教集团与职教工业园区一体”,凸显出工业园区搭台,学校企业唱戏的鲜明特点。集团催生了一个园区,服务了一批企业,为企业输送专业对口、岗位对接、能力对应的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升了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实施背景
当下的职业教育存在着投入严重不足、实训实习设备陈旧匮乏、专业教师队伍不强、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不活等突出问题,成为了钳制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之路。重庆工商职业教育集团作为重庆市第一个跨区域、跨行业的职业教育集团,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大批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责,力图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壮大重庆职业教育规模;通过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进一步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增强其影响力和辐射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重庆职教”品牌。重庆工商职业教育集团创新“园团融合”集团办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进行的。
二、建设目标
重庆工商职教集团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通过集团化办学,着力解决校企合作不紧、专业建设不优、师资队伍不强、实训条件不足、资源整合不力等钳制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壮大办学规模,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积极探索“园团融合”的职教办学模式,倾力打造“重庆职教”品牌,着力提高重庆职教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把集团打造成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职业教育示范集团。
三、主要做法
(一)统筹资源配置
集团发展和园区建设由江津区委、区政府统筹,实行“交钥匙工程”。区级相关部门主动参与,在土地征用、手续办理、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支持。区移民局和区教委加强园区建设的服务和指导工作,全程参与园区建设,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区规划局及时完成规划并通过了评审;区国土局帮助解决土地征用和相关手续的完善工作;区建委及时完成项目有关招标等工作;区财政局及时拨付了基地建设资金;江津区交通委员会全额出资对园区道路进行改造;区林业局和市政园林局完成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共同推进职教工业园区建设。
(二)实施园团互动
江津区依托重庆工商职教集团先后建立了移民培训就业基地和职教创业园,形成了“园团基地一体化”。集团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为园区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工储备;园区产业链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训条件,形成学校与企业的大互动,专业与产业的同发展,实现了学校与园区之间招生与招工、基地与车间、实习与工作、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教师与技师、学生角色与员工身份、教学科研与产品开发、打造学校品牌与塑造员工楷模等八大融合。集团、基地、园区三位一体的宏大方阵,为探索“园团融合”的职教办学模式提供了坚实平台。
(三)共建经济实体
集团按照专业基地化、基地产业化的办学理念,积极引进企业资本和设备,采取股份合作制、委托经营管理、厂房出租等形式,组建了重庆相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大丰工贸有限公司、重庆江津教育工程设计院、重庆阜康工程监理公司等七个集研发、生产、实训为一体的经济实体,年产值近5亿元,提供近1000个实习实训岗位,形成了校厂合一、校企一体的办学格局,为集团化办学提供了不竭的资金支持。
(四)实施开放办学
集团打破地域界限,以开放的理念和胸怀,实施开放式办学。集团先后派出数十名专业骨干教师到澳大利亚、德国进修、学习。同时,借鉴澳方“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动中学”的职教理念,开发了30余本教材,在全国中职学校中广泛使用。先后与云、贵、川毗邻省市的28所职业学校实施“0.5+2.5”“1+2”“2+1”等分阶段联合办学形式,壮大集团的办学规模,提升了毗邻地区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实现了办学的集团化和集约化。
(五)服务地方发展
集团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优势,与劳动局、人事局、财政局、建委等行业部门开展联合办学,对行业人员实施继续教育,主动对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外来移民、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人员进行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年培训各级各类人员10000余人。集团结合江津工业以机械为主、劳务输出以建筑为主的实际,重点对建筑、机械类20多个工种进行培训,对江津籍外出务工的建筑工实行岗前和职后的全覆盖培训,还远赴北京、深圳、汕头等地进行“送教入企”。10余年来,培训建筑技工近6万人次,铸就了闻名遐迩的“江津建工”劳务品牌,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致富一方百姓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主要特点
(一)发展规划一体化
集团牵头学校所在地的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双百”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统一制定了职业教育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对职教工业园的产业发展目标和职教集团发展规模、人才培养方向及质量规格进行了统筹布局。
(二)资源配置一体化
江津区委、区政府统一配置工业园区和职教集团资源,将教育资源和企业元素整合起来。职教集团在专业设置上,重点建设与园区产业相吻合的专业,工业园区新引进的20个项目全部匹配职教集团的专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同频共振和良性互动,重点专业对重点产业的全“覆盖”。集团充分发挥职业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各自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共建共赢、资源共享、连锁培养的目标,走出了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职教发展之路。
(三)园团管理一体化
职教工业园区管委会由政府、职教集团和企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董事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质量评价委员会聘请园区企业技术骨干、管理高层人员、行业协会专家参与。职教集团与职教工业园区实行统一管理,职教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兼职教集团副理事长,职教集团理事长兼职教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有利于相互协调、配合和管理。
(四)校企活动一体化
职教工业园区内生产经营和人才培养活动实行统一安排。学生就近到企业开展教学实践或顶岗实习,员工适时到学校进行技能提升培训。集团的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结对,学习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参与企业的生产研发;企业的技术骨干定期到学校授课,指导学生技能训练,介绍行业前沿信息。
(五)利益分配一体化
职教集团与职教工业园区既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又是利益共同体。职教集团以为职教工业园区企业提供技能人才参入园区股份,园区在当年税收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资金来“反哺”集团,作为集团在园区的股份“分红”,探索并提出了“职教股份”的概念。
(六)培训就业一体化
集团注册了重庆博文劳务有限公司,凭借其规模生源优势与市场化运作,拥有格力、海尔、华为科技、联想、隆鑫、中国一建等100余家集团公司的就业资源。近年来,由集团搭建平台,安置集团学校毕业生近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