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联结,投资纽带
打造企业化运作的紧密型职教集团
吴晓惠姜欣
(青岛西海岸职教集团有限公司,青岛266555)
摘要:青岛西海岸职业教育集团以国有企业为实体化运作平台,充分发挥企业资源整合度强、市场敏感度高、体制机制灵活等优势,引进优质的产业资源、市场资源等深度参与职教集团建设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操作中:一方面以实训为抓手,通过与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模式,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将行业企业的生产标准、评价体系植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另一方面以资金为抓手,通过组建产业基金、吸引社会投资等方式,为职教集团的实训基地、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关键词:企业化运作;产权联结;投资纽带;职教集团
一、背景
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其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创新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不能满足企业对于员工技能培养的需要,西海岸新区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更好服务产业发展,调动企业、行业等资源参与职业教育创新,2012年,西海岸新区积极贯彻国家教育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以利益共享机制建设为基础,推动建设具有实质效果的紧密型职业教育集团”的要求,创新性地提出组建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的职教集团,通过行政措施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整合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等各方优势资源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为突破点,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二、基本情况
青岛西海岸职教集团为全国首批国有企业实体化运作的职教集团,2012年初由西海岸新区管委组建,以青岛西海岸职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作为牵头单位和运作实体,成员单位包括区内的中高职院校和海尔、海信等30余家大中型企业,以及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单位。其中,集团公司为西海岸新区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金2.3亿元,管理运营资产近10亿元。
成立4年来,西海岸职教集团以集团公司为运作平台,围绕着如何构建企业化运作的紧密型职教集团这一课题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在实践中,西海岸职教集团引进优质的产业资源、市场资源等深度参与职教集团建设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产权联结、投资纽带”为主的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模式。具体为:一方面以实训为抓手,通过与各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模式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将行业企业的生产标准、评价体系引入职业院校的培养过程之中;另一方面以资金为抓手,通过组建产业基金等方式,为职教集团的实训基地、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经过4年的发展,西海岸职教集团已成为全国集团化办学领域中企业实体化运作的典型代表,2014年,西海岸职教集团被选为中国职教学会科研工作委员会办学模式研究会副会长单位,2015年,受中国职教学会邀请,作为实体化运作职教集团代表,参与全国集团化办学研究及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等工作。
三、特色创新
实践操作中,集团公司一方面通过企业化运作,建设“三类载体”(即产权联结载体、混合所有制合作载体、就业创业培训载体),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提高职业教育育人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运作,创新“一种模式”(教育投融资模式),为职教集团运转提供资金支持。
(一)建设三类载体
1.建设产权联结载体,探索办学体制改革新路径
集团公司与探索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合资公司等产权联结方式,将市场资源充分引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开展办学体制改革实践探索。
以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为例。2014年,集团公司与养老类龙头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投资5.5亿元建设西海岸高端护理研究中心,建筑面积约7万平米,包括养老护理学院、养老人才培养研究所、养老护理实训基地(引入知名养老机构对外运营),以及学生宿舍、餐厅等配套设施。研究中心参照“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配套进行:养老护理学院面向全国招生,与全日制本科医学护理学院采取“2+2”或“3+1”合作模式(前2年或3年在原学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后2年或1年在项目进行技能提升和实践训练),培养养老护理方面的实用型人才。研究所引入日本一流大学的养老护理等专业,合作开展养老管理与服务、居家养老护理、失能失智护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研究,依托其高水平的专业导师、课程体系、认证标准等,研究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标准等。

图1西海岸健康护理研究中心运作模式
学生在该项目的培训模式为:30%时间在护理学院学习理论,按照研究所提供的课程体系、标准进行培养,70%时间进入养老护理实训基地。养老护理实训基地引进日本一家上市的养老类介护企业合作对外运营,为学生提供真实运营的实训条件和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实用技能强的养老护理人才。学生培养合格后,优先满足上市公司养老人才需求的情况下,主要输送至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高端护理机构和政府养老机构,缓解合格养老护理人员紧缺的现状。
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构建产权联结载体,一是可为企业提供可用的人才支撑,吸引企业投资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丰富职业教育投资渠道;二是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才人,三是可通过对外运营养老中心获取收益反哺护理学院,实现研究中心自身循环发展。
2.建设混合所有制合作载体,以行业标准促进产业人才培养
集团公司根据产业发展情况,挑选拥有行业标准的上市公司合作,以建设混合所有制的二级学院作为校企合作载体,按照“专业设置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基本要求,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提高学院实训能力。
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为例。集团公司与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合资,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模式,引进上市公司的产业资源和人才培养资源,合作开展软件信息工程大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合资公司与职业院校通过建设二级学院模式开展紧密型校企合作(学生规模约1500人),学校负责基础理论教学,合资公司负责专业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训,引进上市公司核心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培养特点:一是产业引导。按照真实产业链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投资建设真实的实训环境,选聘真实的产业工程师团队负责专业技能培养,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学生实训、实习需要;二是案例教学。将真实的产业项目转化为优质的教育案例,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方式,理论授课、技能实训穿插在产业案例中同步完成。三是项目提升。学生理论与仿真实训合格后,须在产业工程师的带领下,参与完成一项真实的产业项目,保证学生所学能应用与产业实践操作。
该模式下,通过构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这一校企合作载体,一方面切实丰富了职业院校的产业资源,增强了职业学校的实习实训能力;另一方面合资公司培养了产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并可分享部分人才培养收入。合资公司计划将二级学院模式在其他职业院校进行推广、复制,以行业标准提升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