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办学聚合力“双轮驱动”育人才
(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广东广州510510)
摘要: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和“校政企”三方联动合作平台的构建,以“双轮驱动”模式,实践了公办高职院校牵头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集团以校企共建共管二级学院模式,建立了校企合作“双主体”协同育人办学机制;以校中厂“企业工作室”模式,探索了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以校商企共建孵化基地“工贸模式”,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集团通过采取多途径举措,激发了学院办学活力,有力促进了集团成员及合作企业的深度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学院系统化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双轮驱动;集团化办学;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一、建双轮驱动平台
2012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复同意,由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成立了以“校企合作产业园”为主要依托的、资产与契约混合联结的、紧密与松散互为补充的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集团现有成员单位122个,其中理事单位42个。建设期间,先后召开了3次理事会暨校企合作交流会,完成了职教集团“校企合作、人才共育、服务社会”平台构建工作。职教集团现有校企共建的3个学院:广东工贸五洲龙新能源汽车学院、广东工贸蓝盾软件学院、广东工贸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2个中心:广东工贸创新协同育人中心、广东工贸技术服务中心;1个公司:广东工贸校企合作产业园发展公司。
依托职教集团资源优势和重点专业优势,集团构建了“校政企”三方联动合作平台,畅通了校企合作渠道,作为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的补充,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借助地方政府牵线搭桥,多途径开拓校、政、行、企合作渠道。目前与地方政府及辖区内26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两站三基地”:与地方政府部门共建“校镇合作联络站”“校镇合作产学研基地”,与镇辖区企业共建“教师挂职实践锻炼工作站”“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基地”“企业技术人员培训与技术服务基地”,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迈出新的一步。
集团不断加强“双轮驱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在职教集团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规范校企合作行为,保证合作各方的利益和目标实现,推动职教集团成员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二、聚集团办学合力
以校企合作产业园为重要纽带,职教集团发挥紧密层的资源聚集、整合作用,校企协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倾力打造优质教学团队共建集“教学科研、工程生产、培训鉴定、创新创业、技术服务及技能竞赛”六位一体的专业实训基地平台,全面夯实培养保障基础,校、政、行、企多方合力协同育人的体制和机制已基本形成。
1.实践校企合作产业园模式
依托职教集团,以校企合作产业园作为校企深度融合、产教对接的主要平台。学院在白云校区划设了100亩土地作为校企合作主体产业园区,利用校企合作产业园的土地、建筑物,发挥专业技术、品牌等资源和无形资产优势与入园集团成员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积极引进企业先进生产设备、产品、资金、生产线、技术能手、管理方式。学院先后引入了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融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讯林信息咨询服务公司等集团成员企业17家,并为入园企业提供了建筑面积达15829平方米的合作场所,投入资金549万元;入园企业投入资金1746.50万元,产业园按“校中厂”模式共建“企业工作室”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校企共同开展教学、生产、经营、服务、创业、竞赛等活动,实现校企产教融合。
2.校企协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集团依托“双轮驱动”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实现途径。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了“教学与工程项目交叉融合”“岗位核心技能导入,职业能力递进,创新创业能力拓展”“岗位需求导向,职业能力递进”“实岗历练,校企合育”等人才培养模式。
例如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在40多年的办学积累基础上,以职教集团为平台,与集团成员单位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南方测绘集团、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广州建通测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协同育人中心,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校企人才共育探索中逐步构建了“教学与工程项目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程项目为导向,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3年学习任务分解在学校和企业两个环境中交叉进行。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于2014年荣获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
3.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职教集团遵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成立了广东工贸创新协同育人中心,依托市场营销专业群、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群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模拟第二课堂、创业能力激发平台、创业实践孵化基地”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的人才,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校企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校企共建首批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测绘地理信息协同育人中心”,省团委青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与广州市茂名商会、万讯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广东工贸·万讯创新创业学院”,校企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引入“社区‘七子服务’孵化项目”,目前已有50个项目在孵化中。
三、显多元合作活力
学院以职教集团作为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重要载体,探索集团化办学机制,通过创新合作机制与运行模式,使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双赢。
1.共建共管二级学院,试点现代学徒制
学院与职教集团成员单位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广东工贸蓝盾软件学院”,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共建校企合作“双主体”协同育人办学机制。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信息安全实训室,蓝盾公司向学徒全面开放公司信息系统平台,共同培养信息安全技术人才。2015年,蓝盾软件学院试点实施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安全方向)省级现代学徒制自主招生,获广东省教育厅批复,并呈报教育部备案,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共录取50人。
学院与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广东工贸五洲龙新能源汽车学院”,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共同开展课程教学、专项培训及生产性实训等教学工作,建立了“实岗历练,校企合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岗位职业能力,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校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试点学生来自本校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3个专业,学生一入学,就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考核。2014年,首批校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25人,毕业后由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安排或推荐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