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职教集团诞生于天津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职教集团的性质是在教育部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各区社区学院参加的具有政府背景的,遵守共同协议,按协议条款运作的非企业机构。职教集团的成立之后,各成员校的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在社区教育和服务学习型城区方面效果独特,在管理方式、办学模式、发展理念、工作领域方面特点鲜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天津特色的区域组合型职教集团的“天津实践”。
关键词:社区教育;终身教育;职教集团;天津实践
一、区域组合型职教集团建立的背景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催生了职教集团的建立
随着天津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步伐,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和品质成为紧迫任务,催生了各区应有一所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各类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基地,适应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催生了职教集团的建立
2005年,天津市政府与教育部签订了我国第一个共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加快建立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社区教育体系,使之成为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被写入协议。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建立具有区域特色,能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职业技能训练需求的社区职业教育基地,成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内在要求。
2005年,在天津市教委的帮助指导下,由学院和五个中心城区的社区学院(职工大学)联合,率先成立了全国首个社区性职教集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职教集团。职教集团内以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为龙头,发挥主导、示范、辐射的作用。集团内制定了章程,签订了协议。通过内部协调、激励保障、平台建设等有效运行手段,增强凝聚力,提升办学实力。这五所区办职工大学(也是各区的社区学院),做为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在各区的分院,每年招收一定数量高职生,使职教集团各校成为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及各类培训联动发展的职教集团。
二、区域组合型职教集团的运行管理框架
职教集团的性质是在教育部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天津市内各区社区学院组建的,具有政府背景、遵照集团章程与合作协议运作的非企业机构。
“职教集团”的决策机构是校务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校管会”),其成员由各区的社区学院代表组成,负责整个集团的决策与日常管理。依照集团章程和合作协议,“校管会”定期召开会议、沟通情况、协调关系、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做出决策等。
“校管会”下设两个管理办公室,社区教育办公室和职业教育办公室。管理办公室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各社区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社区教育相关问题。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职教集团管理运行框架

三、区域组合型职教集团的特点
特点一:集团管理专业性与高效性兼备
职教集团运行10年来,咨询委和校务管理委员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职教集团各种项目与活动的成功运作,既得益于集团管理层的顶层设计,又得益于快速、高效、精干的管理模式,更得益于市教委和各区领导的站位高、支持力度大,这是“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的重要特色。
特点二:集团教育功能呈现多元化
职教集团建立前的各成员校办学功能只限于单一的成人高等教育。职教集团组建后,各校逐步开展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等,形成了多元教育功能的统筹、联动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仅满足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成了集团成员单位自身发展的稳定器。
特点三:集团内部合作共赢资源共享
发挥集团合作优势、错位建设专业、深化教学改革、“合作共赢”发展,不只是共识,而是一种工作常态。形成了各校合作共赢的办学理念以及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职教集团的高职招生由总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统筹,各分院录取学生由分院各自管理。初中后五年一贯制和“3+2”分段中高职招生,由职教集团协调,校际间可小幅调剂。集团统一教学标准和管理制度,集体遵守。
在专业开发和建设上,根据各校专业特色和实验实训基地条件,确定各校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职教集团定向投放专项资金给予扶持,校际间让路,实现错位发展。
集团内部可以通过网络免费使用城市职业学院购买的中国知网CNKI电子图书馆和方正Apabi艺术博物馆图片库的电子资源等,各成员单位的实训室也可相互使用,实现资源共享。
集团师资培训统一组织,教师专项业务比赛、高职学生技能大赛、微课制作和电子教材开发联合组织。
特点四:核心校优势凸显引领带动集团发展
以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为龙头,利用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其他5所社区学院辐射,带动整个集团在专业师资队伍、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不断深化。学院通过专业项目建设,带动成员单位,建设优质专业对接区域优势产业,提升集团内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带动集团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学院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牵头组织集团开展课程改革。在开展的项目化课程建设中,一批教师迅速成长。在天津市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学院多名教师分获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网络课程比赛一、二等奖,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3人分别荣获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和课堂教学比赛一、三等奖。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迹深深影响了教师,示范带动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
学院每年牵头举办集团高职学生技能大赛,大赛同期既有研讨,又有检查,还有展示和校企互动,大赛的前期设计、后期总结都由学院组织,大赛在推动职教集团各成员校教育教学改革,展示师生教学改革成果和职业技能水平方面搭建了的很好的平台。经过不断积累,各分院参加大赛的赛项和数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技能大赛的效果更加突出: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更加科学、评判机制更加完善、命题更加契合企业真实项目。学院的认真态度、高标准要求与工作示范,增进了集团六院的凝聚力。
学院以服务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区为重要责任,通过职业教育带动社区教育来服务民生。在形成河北区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工作体系、运行机制与服务网络中,发挥了引领和支撑作用。实践探索了服务终身学习的“双线并行、内外融合、龙头带动”社区教育工作模式。引导职教集团,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学院的号召力、影响力日益增强,龙头带动作用成效显著。
特点五:融入社区全方位服务终身教育
职教集团在推进中心城区六区社区教育实验中,发挥政策理论研究、评估督导、师资培训、课程开发、教学指导等龙头作用。职教集团除培养的高职、中职、成人学历生外,还有大量的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的岗位技能培训,对残疾人的生存技能培训,对复转军人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继续教育,同时积极开展了面向居民的休闲培训,开办老年大学和老年人教育,幼儿早教,青少年校外教育等。
天津市首届市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在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举行,在其后的几年时间里各社区学院不断组织并指导优秀社区项目参与社区教育展示周,在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市级“百姓学习之星”和优秀的艺术作品,真正使普通社区居民有机会参与终身学习,创造出彩人生。
四、区域组合型职教集团工作成效
一是职教集团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职教集团建立后,激活并拓展各校办学功能,增加了职业教育功能,稳定了成人教育规模,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快速发展,办学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高职招生人数从2005年的962人稳步增长至2015年的1946人,职业教育的发展稳定了其他教育资源,使得这部分教育资源不但没流失反而有所增强。这一局面,得到了外省市同行的羡慕和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职教集团成为天津社区教育的骨干
职教集团六所院校同时又是各区的社区学院,其中四个区社区教育职能部门——社区教育办公室设在本区社区学院内。职教集团具有规划、设计社区教育工作的职能,将各社区学院建设成为各区社区教育三级(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分校)办学网络的龙头校,使各社区学院承担这个区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规划制定,社区教育项目开发的推动和实施任务。目前天津市内六区中有五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一个社区教育实验区,这在全国是少见的。
三是职教集团在服务学习型城区建设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职教集团内实施集中、分散、互通的灵活培训机制,开辟培训渠道,对接区域学习城区任务,主动争取服务,面向不同人群,开展了大量教育活动和职业培训,现在职教集团年开展终身教育100万人次以上,开展各类职业培训5万人以上。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提升了社区成员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从而促进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四是职教集团促进了成员校的发展
职教集团十年来的出色工作和运转,带动了6所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各校的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各级领导、各种媒体先后来到各校视察和多次报道。集团内各校所取得的成绩得到市教委和各区政府的认可。“十二五”期间,国家、市、区和职教集团累计投入1.2亿元经费改造各校实验实训基地。2015年底市财政又下拨750万元专业经费给职教集团武装重点专业。这些,极大地提升了职教集团各校的实力,促进了学校进一步发展。